福建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王永礼答21记者:加快推动福建传统产业“智改数转”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3月31日下午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。
在发布会上,南方财经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:前七届峰会有力推动了福建的数字化发展。前不久福建出台了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案,能否具体介绍一下?
福建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王永礼回应表示,按照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工作部署,福建省委省政府今年年初出台了《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》(后简称《总体方案》),目标设定为三个阶段,分别是2026年、2030年、2035年,并先行出台19方面举措,细化形成99项分工任务,梳理近期可推进建设的项目共80个。
以目标为例,《总体方案》提出,到2026年,数字化全面赋能取得重要进展,在政府运行、公共服务、民生保障、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应用,培育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典型应用场景100个以上,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7%左右。到2030年,数字化全面赋能更有广度、深度、力度,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、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、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,成为数字中国建设标杆。展望2035年,数字化发展达到领先水平,数字化广泛、深度赋能千行百业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王永礼表示,最近,福建正在围绕《总体方案》的实施,按“四个梁”,即数字基础设施、数据要素流通、数字科技支撑、数字安全,以及八方面赋能行动和四个保障推进行动方案,从三个维度保障数字化全面赋能福建高质量发展的落实。
王永礼进一步指出,第一个维度是发展数字核心产业。包含集成电路、网络通信、新型显示等核心产业升级,也包含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发展,也要在量子通信、类脑计算、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的应用场景等方面谋篇布局。
第二个维度是加快推动福建传统产业的“智改数转”,支持有需求、有意愿、有条件的企业“上云、用数、赋智”,全方位推进设备、产线、车间、工厂加快转型。
第三个维度是实现数据赋能治理、政务、文旅、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。
评论